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以新潮方式解读中原文化,让年轻人坚定文化自信

近日,河南省文旅厅与网易集团联合举办的元宇宙创造者大赛选题公布。洛阳龙门石窟赫然在列。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名称来头大,建造时间久

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龙门是大禹治水时所开凿,伊河水从龙门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曾登上邙山远眺伊阙,他认为伊阙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因此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京城,并将皇宫紫薇城正门正对伊阙,因此伊阙又被人们称为龙门。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

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十多个朝代,陆陆续续营造长达1400多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石窟艺术高,造型造型多

龙门石窟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四个景点组成。龙门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分布在伊水东山的峭壁之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龙门石窟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具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国际元素,是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但是又保持着中国艺术审美特点,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从艺术角度看,龙门石窟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另外,龙门石窟造型多种多样,造像惟妙惟肖。诸如卢舍那大佛、“剪刀手”佛像、金刚力士等组成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艺术水平精湛。尤其是卢舍那大佛,是根据武则天容貌雕刻,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称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考古价值高,文化意味浓

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政治角度来看,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比如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武则天根据自己容貌雕刻卢舍那大佛,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龙门石窟在我国文学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其代表作龙门二十品不但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也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史料。除此之外,龙门石窟的风景还频繁出现在古代诗歌之中,如李白的“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白居易的“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苏轼的“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安佳维)

报道截图: